2022年2月17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中央網信辦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文件,同意在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粵港澳大灣區、成渝、內蒙古、貴州、甘肅、寧夏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,并規劃了張家口集群等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。至此,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,“東數西算”工程正式全面啟動。
什么是“東數西算”
所謂“東數西算”,“數”指的是數據,“算”指的是算力。通俗地講,“即把東部的數據傳輸到西部進行計算和處理,如同南水北調、西電東送,‘東數西算’是國家又一項重要戰略工程。
“東數西算”工程每年投資體量會達到幾千億元,對相關產業拉動作用會達到1:8。該工程的全面建設展開,不僅有利于今年穩增長和振作工業經濟,更有利于未來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。
從算力資源布局角度,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,將推動業務需求和各類建設條件向八大節點集中,因此將進一步推動中國電信的算力資源向核心區域集約布局,使得資源配置更加精準,資源利用更加高效,有效彌補東部資源的不足,同時充分盤活西部資源。
東數西算,靠什么比肩“南水北調”?
為何要推出“東數西算”超級工程? 南水北調、西氣東輸、西電東輸,著眼的分別是水、氣、電,這一次“東數西算”著眼的則是數據和算力。
眾所周知,我國東部地區經濟發達、人口眾多、數字經濟蓬勃發展,產生的海量數據對算力需求愈發迫切。
然而,土地、人工成本較高,能源及電力需求緊張,早已對數據中心的發展形成了直接制約。
與東部不同,西部地區地廣人稀,空間廣闊、氣候適宜,風光水煤等自然資源相當豐富,無論是電力成本還是土地、人力成本都遠低于東部。
在西部建設數據中心等算力設施,可謂發揮其資源優勢所在。十四五規劃,布局的9大清潔能源基地,絕大多數都在西部,覆蓋新疆、內蒙古、甘肅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、貴州、黑龍江、河北等地。
因此,“東數西算”,將算力資源向西部地區傾斜和分配,正是全國一盤棋思維的體現。 相比于提升算力效率,更重要的是通過戰略騰挪,促進區域協調發展。 與西氣東輸、西電東送一樣,置于西部大開發的背景下來看,東數西算不無拉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、打造更多經濟增長極的考慮。 東數西算,最直接的當屬正是拉動西部地區的新基建投資。
更深層的意義在于,當數據中心向西部集聚之時,與數據相關的數字經濟等產業也就有了萌芽乃至發展壯大的可能。這將為西部地區經濟增長帶來新的可能。


專題PPT,交流社群

數據教程,交流社群

僅限規劃管理工作人員加入
小編工具:無版權免費可商用圖片搜索 | 規劃行業搜索聚合 |
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 13132097@qq.com:規劃頭條 » 什么是“東數西算”?